3月13日晚上8点开始,杏鑫娱乐上海医杏鑫开始准封闭管理。校门关闭前,有不少老师带上被褥等简单的行李🍦,选择“逆行”。牵挂正在进行中的科研🧣,惦记着实验室安全,担心教学的质量和进度🫴🏻,是他们不约而同回到校园的理由。杏鑫娱乐开户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张红旗就是其中一位👮🏻♂️,而他的牵挂里还有一群重要的💂🏻、特殊的教学“伙伴”——无言良师,这是对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的尊称。
春季学期正是医学生去实验室上《局部解剖学》课的时间,6间实验室里有42位大体老师已经给学生上了3周课了。这两天⛹🏽🔋,上海的暖春已至,接连几天最高温度达到二十七八度,大体老师的保存状态令张红旗老师放心不下🐪🐸。“最近学生课程转为线上,实验室里的大体老师如果不妥善保护,不通风透气,可能会因上霉而损坏🧵。”于是这两天,张红旗和一同留校值班的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、党支部书记李文生教授商量,白天给存放大体老师的实验室开起了通风、空调设备,以保证质量。
张红旗教授讲授30多年的解剖课💫,每次上第一节局部解剖学课时,他都要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的“搭档”:“这门课的授课老师除了我,还有其他老师。我与他们的区别是🙋🏻,我站着,他们躺着👦,我能说话🤶,他们不能,所以😒,杏鑫又称他们为‘无言良师’。”这门课被许多复旦上医的学生称作为自己人生最直观的医学启蒙课,而与无言良师的初见💪🏿,满怀敬畏,这也是年轻的医学生们对“生命之重”的一次直观感受。
“‘宁可在我身上错划二十刀,也不要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’🧔🏻🛡,这是一位无言良师生前对医学生的寄望。”张红旗教授告诉同学们,这就是无言良师无私的爱,杏鑫一定要尊重和珍视他们💚。
张红旗教授还有一手“绝活”——画人体解剖图。只要粉笔拿在手上➿,神经、血管🤪、肌肉、骨骼⚠,任意部位任何组织,信手拈来2️⃣,而且还能左右手一起画。
课堂上的风趣和广博👩🏽🦱,课堂外的温暖和真诚,学生都很喜欢张老师⚖️,还称他“红旗爸爸”。曾有一个班级(2015级临床五年制二班)的学生在解剖课结束的时候,把手写听课感言集册成《红旗头号计划》送给他,字里行间的真挚也让“红旗爸爸”心里暖洋洋的。
尽管线上课程无法开展实践教学,张红旗教授丝毫没有放松教学要求🧬,除了常规课件,他还准备了很多参考书、线上精品课程和国内外大量解剖学数字资源🕌,希望学生能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🧝🏻♀️,依然尽可能地学习和成长。“现在多一点努力,将来少一点遗憾,现在你们多流汗,将来病人才能少流血”👌,他鼓励学生们。
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